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Shot Size Practice___Lolo,Cyrus,Kier



Wide Angle  (Lens 14mm)


Close Up



Medium Shot






Full shot



Normal (Lens 50mm)


Close up


Medium Shot






Full Shot








Telephoto (Lens 85mm)



Close Up


Medium Shot



Full shot













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

畫作分析2

SalvadorDail


最後的晚餐的聖禮


圖中有一個牽引觀眾入座的透視線,終點是最亮的那個地方。,所以大家第一眼都是在看被光照耀的耶穌。另外光暗對比很強烈,玻璃外是光明的世界,房間裡大家都黑壓壓的,對比強烈。




The Ghost of Vermeer of Delft Which Can Be Used As a Table,1934


這幅畫留白了許多,差不多有三分二都是天空的留白。顏色是橙黃色的mono tone。主角獨自一人佔了畫的下三分一。

畫作分析

文藝復興時期


拉斐尔

《彼得被救出獄》
時間:1512-1514

這幅畫的欄杆不僅營造被困的情境,還做出了一種淺景深。畫面中最光的地方是在畫面偏左上三分之一,靠中間位置的有翼天使,被營救的彼得則在畫面偏左下三分之一,靠左的位置。兩者前者最光,後者最暗,形成對比。觀眾第一眼就會看天使,從他的目光方向牽引去看左下角的彼得。畫面中一共有三個人物,是三角形構圖。


《雅典學院》
時間:15101511

中心透視點是層層的拱門,營造一種深度。畫中人物在畫面的三分之二,中間一排,下面一排。畫面構圖非常工整,左右對稱,大家很容易先把目光放在中間拱門下的兩位主角身上。而圖中紅色圓圈躺著的人則填補中間的空白位置。


曼迪那 Mantegna Andrea

《園中祈禱 The Agony in the Garden
1460



畫的中心在左邊的三角形,主角在畫面左上的三分一位置,他面朝左上方,牽引觀眾隨著他目光望去,那是一群天使,和主角對望著,他們是畫中最亮的一部分。在畫面下三分一位置倒著的人,身穿亮粉色的衣服,能吸引觀眾看完主角和天使後不忘看下方的人。另外彎曲的小路形成的golden ratio令畫面有層次,讓觀眾眼光隨著小路旋轉去看。


《婚禮堂的屋頂圓孔》 Ceiling Oculus
份:1473

畫中是一個同心圓,中間是天空,圍著一圈天使。畫面非常對稱,天空中的雲填補的淡藍色原本略空蕩的天。顏色上,黃色的天花板和淡藍色的天形成對比卻不衝突,因為兩者顏色較淡。


提香 Titian Tiziano Vecellio

《維納斯和彈詩琴者》 Venus and the Lute Player
1565 - 70

畫面重心在右邊的三角形,左邊三角形是風景留白,營造景深。臥著的女人在右邊三角型再劃分一個黃金三角。作為重點的女人是畫中顏色最亮的一部分,觀眾的視線第一眼就看到她。



《淑女畫像》 Portrait of a Lady (La Schiavona)
年份:1511

畫中留白了黑色背景,留白的大小與女人手扶著的石牆比例差不多的2:1。女人在畫面左邊三分一的位置,大小約畫面的三分二。



印象派

雷諾瓦 Renoir Pierre Auguste

《海灘上的人》 Figures on the beach
份:1865

rule of thirds將畫面分為三分(白色線),上面的是天,中間一大部分是海,靠下和最下面的一部分是沙灘。將畫面一分為二(綠色線),靠近海的小孩與坐著的女士剛好形成黃金三角。


《巴黎左岸》 Paris, le quai Malaquais
1874

圖中有一條透視線一直伸延到遠方(藍色線),製造出深景深。天和地面的大小相約。將畫面橫分三份(白色線),最上面的三分一是天空,中間的三分一細節最多,下面的三分一重點擺在左邊,右邊則留白。整張畫主要色調為黃色,而站在路上向透視線方向走的兩位女士則是紅帽紅褲,很突出,讓觀眾一眼就看到她們,再向透視線方向看。




格爾奴葉(蛙塘) La Grenouillere
1869



 用三分法將畫面分割,上面的三分一是後景的樹木,下面的三分一是前景水和船。中間的三分一是重心,元素較多。而左下的黃金分割點畫了一艘船,填補了那個位置的空蕩,雖然這艘船不是主角,但若缺少了畫面便會空虛很多。整副畫的顏色基調為綠色mono tone







莫內 Monet Claude

《塞納河風光》 The Basin at Argenteuil
份:1872





三分法將畫面分割(白色線),天空的比例佔了畫面的三分二,草地佔三分一。右上的四格均為天空,樹木和草地的四格像“L”型包圍天空。草地上也有一條透視線,伸延開去的交集點正是三分法的左下黃金位置。





《懸崖散步》 The Cliff Walk, Pourville
1882


三分法後(紅色線),畫面上方的三分一為天空,中間的三分一為海和草地,下面的三分一為草地。白色線將畫面分割為兩部分,懸崖和海、天,兩部分像七巧板一樣剛好鑲嵌得上。在右上的黃金分割點則是畫中的兩位主角。







梵谷 Vincent Van Gogh


《吊橋》 The Langlois Bridge
1888


紅色線是畫中小路的一條透視線。天空正好在畫的上三分一的地方,但吊橋的頂部畫在畫的上三分一,令天空沒有那麼空蕩蕩。橋和小路正好組成了一個三角形,那個三角形則是河。





《奧維的平原》 The Plain of Auvers
 年份:1890


畫的顏色是黃綠色mono tone,麥田佔畫面的三分二甚至更多。近景佔了畫面的下三分一。








《麥田》 The Harvest (Wheatfields)

年份: 1888




將畫面分為兩個三角形(白色線),畫的重心在左邊的三角形。天空佔了畫面非常少的一部分。在右下的黃金分割點(紅色線)上有一個農夫,也是畫中唯一一個畫得仔細的人,將他放在這個分隔點讓觀眾很快看見他。












德國表現主義


Ernst Ludwig Kirchner

<Mountain Atelier>
年份:1937


將畫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都有一道門,像是三個獨立空間。左下角的地氈橫穿三個空間,成為一個串連三個空間的連接物,讓他們有連繫。顏色上,畫面上大部分是暗棕色和亮黃色的撞色,讓地面和門、天花板形成顯明對比。



<Einfahrt zum Altstädter Güterbahnhof Dresden>
年份: 1911


黃色和紫色撞色,形成一種視覺衝擊。主體是最亮的白色樓,紫色的路蜿蜒上去,是golden ratio,能吸引觀眾的視線順著路望向樓。




Edvard munch



拉斐特街道
年份: 1891


一個高角度畫的畫,畫中有一條向遠方消失的透視線(紅色線),營造一種深景深的視覺效果。將畫面平均分割為9份,男主角正正在畫面右上方的黃金分隔點。顏色上,以黃色為基調,環境色上則是下重上輕:左下的顏色較重,越往上顏色越淡越亮。



《憂鬱》
年份:1892


將畫面分割為兩個大三角形,右下的人所在位置是黃金三角的地方。他的存在令原本只是一個景,不特別的場景變得有主題,大家一眼便會看見男主角。而且畫中有一條蜿蜒的海岸線,引領大家的目光望去遠方,但男主角縮在一角,所看的地方與海岸線引領的方向相反,令畫面更凸顯憂鬱的主題。



Wassily Kandinsky

《慕尼黑施瓦賓格和聖·烏蘇拉教堂》
年份:1896


顏色繽紛,又很多對比色的碰撞,例如紅和綠,橙和藍。花草叢佔了畫面的三分二,教堂和天則佔了三分一。將幾位女士畫在左下角的黃金分隔點上,雖然佔的比例不多,但放在這個位置也十分顯眼。



《藍騎士》

草地佔了畫面的三分二,藍騎士在畫面的右下黃金分隔點上。下面三分一裡有一半都是深色的樹影,這種樹影令畫面沒有那麼單調,如果沒有了樹影,整個 草地綠綠的,沒有層次和細節可看。整個畫面只有藍騎士是很動態的,有一種自由的感覺。






Avant Garde

Andy Warhol

Bald Eagle, 1983



主題十分突出,鷹頭周圍留白了,給予一種空間感。




Living Room, 1948

房間以暖色為基調,畫面的下三分二較豐富。另外花紋突出,亮色的單人梳化擺在畫面左下黃金分割點。



Georges Braque
L'Olivier près de l'Estaque (The Olive tree near l'Estaque)1906 


樹不僅作為一個前景來做出景深,它的擺位是在黃金三角上。這幅畫是暖色調,以黃色橙色為主。




 Maisons et arbre (Houses at l'Estaque)1908

黃色的石頭像困著一個人在家的感覺,那個人在中間偏上的位置。那棵樹伸延開去,包圍著這間屋。